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各大互联网平台,尤其以短视频平台为主,刮起了一阵妖风。“首月1元,600万医疗保障,立刻领取”的广告哪哪都是…要是不小心点了一下链接,短信轰炸立马就跟上…就似乎发短信不用钱一样,隔两天就来一条,再加上另外几个平台轮替轰炸,小宝的短信APP都被爆破了。像平时关注小宝文章比力多的朋侪还好,就算不能一眼看出问题所在,也能猜到当中一定有诈。
但要换成小白用户,对保险没什么相识的朋侪来说,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大坑。这不,因为这个问题,羁系爸爸把京东、放心、轻松和水滴四个互联网保险平台拉出去狠狠地打了一顿板子。明确说明晰,这种“首月1元,立刻领取”保险销售行为属于虚假宣传、欺骗投保人!要小宝说,这板子打得太特么好了,要是打得再重点,更解恨!原来保险市场的口碑就维持得很艰难,要是再任由这些被资本裹挟的平台作妖,整个行业早晚被他们拖垮1、最迩来了不少新朋侪,可能还看不出这些平台的套路恶心在哪,小宝给大家剖析剖析。首先大家要相识一个客观情况,虽然关注小宝的朋侪中接触互联网保险比力多,但其实互联网保险的体量还是很小的,或许仅占传统保险公司业务规模的十分之一而已。
换句话来说,许多人都是在线下相识或购置的保险,印象中始终认为保险是很是很是昂贵的。几千上万的保费,可能顶多也就买个二三十万的保额保障,杠杆很是低。
这几个互联网保险平台就瞅准了这一点,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投放广告,对小白举行“反向降维攻击”。好比有的朋侪某天刷抖音、快手,恰好刷到一个广告一看,诶?首月1元就能有600万的医疗保障,简直划算到爆炸啊。
殊不知一点“领取”,立马掉坑…而且这几个坑很是隐秘,不外几个月或一年半载,基础不会袒露。四个被拉出来打板子的平台中,以水滴的影响和保费规模最大,我们就以它为例看看——1)险种基础纷歧样许多人相识的疾病保险,都还仅仅停留在重疾险谁人时代。重疾险是一旦到达理赔尺度,就一次性赔一笔钱,好比买50万的保额,得重疾了就赔50万。
但这些个平台所推广的产物,更多的是百万医疗险,扣除免赔额后花几多报几多。好比住院花了11万,社保报了4万还剩7万,最后可以找医疗险报销6万。
(7万-1万免赔额=6万)别以为这个很好区分,对保险相识不多的基础搞不清谁是谁,并不是一些小白所明白的,“600万保障”就是一旦得大病就一次性赔600万。这是一种很隐蔽的销售误导,有点类似百万医疗险“可续保到99岁”的套路,懂的人一眼识破,不懂的人会被表示歪…2)保费基础未便宜许多小白被这些平台套路,主要的原因还是价钱。
首月只需要1元甚至0.1元,决议成本险些为零,闭着眼就给投了。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只是首月保费,后面的续保保费有多高基础没关注到。
以水滴上的产物为例,35岁,首月1元,后续每月续保的价钱是34.9块钱。投保的时候会绑定微信或支付宝,到期自动扣费,不主动去查账单的话很难发现。而这些所谓的“送福利平台”,更是在有意无意地回避后续的续费费率问题。
小宝扒了扒某平台产物的费率表,用一直在推荐的好医保恒久医疗给大家对比看看——(点击检察大图)所以,首月1元基础就是个噱头,实际产物订价并未便宜,只是成本被摊到了后面而已。另外,对保险比力相识的朋侪也知道,医疗险一般都有30天的等候期。
意思是投保后30天内即便得病住院了也不赔,首月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险些就是0成本。因此哪怕我们只交了第一个月的“1元”,第二个月退保,保险公司也不亏,用“空手套白狼”形容也不为过…3)康健见告基础不管这条可真是太恶劣了…买过保险的都知道,康健见告是投保历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关乎我们后续能否正常理赔。身体有异常却没如实见告的话,保险公司有权拒赔。而就以蹦得最欢的水滴为例,压根不引导用户仔细阅读康健见告,确认自己是否切合要求。
把《康健见告》几个字做得贼小,基础不用点开检察,直接打个勾就能默认切合并付款投保…而且,以水滴的产物来说,康健要求很是严格,就算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也不能保证可以直接通过。(水滴保产物康健问卷)这就很是坑人了,康健要求原来就严格,不切合要求直接投保的话,后期即便出险了也理赔不了。
而平台明知问题的严重性却不主动展示给用户检察,意欲作甚?2、有的人可能会疑惑,这些平台不怕招来一些贫苦吗?好比说理赔起来跟用户投保时想象中的纷歧样,好比后面发现保费太贵要退保,又或者理赔的时候因为不切合康健见告要求而被拒保。只要业务量上来,这都是明摆着的问题。
但其实呢,他们早就做好了应对计谋,把自己摘的干洁净净。所有的条款都摆在那,只要用户点了同意并继续,就默认全部知晓并同意了。
这操作简直就是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呀,恶心抵家了。固然,关于产物的问题不仅限于以上三个,像续保条件、职业限制和报销比例等医疗险很是焦点的内容也是能不说就不说。
好像在他们眼里,用户最好就像个“傻子”一样,每月给他们定时“交粮”,最后就算真的出险了,平台自己也能撇得干洁净净…3、别以为这样就完了,产物设计上的套路还只是这些平台的冰山一角。小宝继续往下扒,发现了更龌龊的事,这些平台所在意的可能也基础不是保险这门生意。首月1月,只要一投保就能签约,而这涉及到的另有种种小我私家信息收集。不仅是收集个身份证号码而已,投保之后将开放所有的小我私家信息收集权限。
说得夸张点,我们一天上频频茅厕、喝频频水、上频频床,只要是有记载的,他们都有权查询…(投保须知节选)而更更恶心的是,平台还可以把这些极端敏感的小我私家隐私开放给跟他们有互助关系的机构使用。什么是互助机构?或许只要是跟他们有利益来往的机构,就是互助机构吧。换句话来说,只要我们在这些平台投保了,我们的小我私家信息他们想扒就扒、想卖就卖,还不用负担任何执法风险。
这一条条霸王条款都隐藏在这些产物的《投保须知》中,不点开仔细看,基础发现不了。细思恐极,大数据时代,可能光是这些用户信息就够他们肥好一阵了吧。小宝建议在看文章的列位,都去排查一下自己支付宝和微信的账单,看看有没有这类产物的扣款记载。如果没有,说明躲过了一劫,如果有,麻溜地去退了,赶早跟这些辣鸡平台划清界线。
说到底互联网保险也还是保险,把互联网割韭菜的方式用在保险身上显然是不合适的。小宝始终认为,保险是一门久远的生意,为用户着想,用真心换取真心才是正道。反之,用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追求业绩增长,早晚会失事。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存活多久,看完点赞并随手转发给身边的亲朋挚友吧。
2021年,从远离垃圾平台开始。
本文来源:亚搏手机版app下载-www.lydingbaotz.com